网站公告:
欢迎来访:专注200KG/1CBM及以上货物
服务热线:020-39280356

TELEPHONE


海盛物流博客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手机:
18620926886
电话:
020-39280356
邮箱:
sunhayl@foxmail.com
地址:
广州白云区华邦物流园C区5-412
海盛物流博客
亚运!广州? 珠江新城!亚运会给广州的发展带来了什么?
发布时间:2010-11-19 21:13:51 点击量:

 

亚运!广州?珠江新城!亚运会给广州的发展带来了什么?

 

     交通规划:珠江新城交通网络四通八达

      外部交通网络通达

  建设花城大道、临江大道东延长线、猎德大桥、地铁和集运系统等一批重要交通基础设施,确保珠江新城进出交通畅顺。

  内部交通网络完善

  建立“四横两纵”的主干道网络;建设珠江新城地下空间工程和高架步行系统工程,形成有机统一的公共空间体系,建立人行、机动车行和地下轨道交通多层次立体交通体系,实现人车分流,过境交通、内部交通不交织,确保内部交通顺畅。

  轨道交通堪称广州之最,不仅集中了地铁三号线与五号线两条地铁线,还设置了专为解决中轴线交通“度身订做”的地下集运系统(APM),以连接北起体育中心,南至广州塔的重要公共设施。

  立体步行系统

  花城广场地区按照人车分离原则,构筑地下、地面和二层步行组成的立体步行系统,并使地面、二层步行系统、地铁轻轨进行有效衔接,以提供人性、便捷、舒适的步行环境。

  二层步行系统主要为快速通过人流设立,在珠江新城花城广场两侧的高层建筑间,搭起二层空中人行走廊,将各大建筑南北方向连成一体,同时兼顾部分建筑的行人过街要求。在亚运前有12座项目具有建设二层步行连廊系统工程的条件,共13座连廊,其余连廊将随项目主题竣工后开始实施。

  APM

  广州珠江新城旅客自动输送系统(APM)共设9座车站,全自动运行,安全、舒适、噪音小等优势与CBD地区的整体功能和交通需求特征相匹配

      广州这十年,是能载入史册的十年

  “我承认,珠江新城的交通,是有先天不足的;但是我们通过规划,后天补上了这一部分。 11月18日,广州市规划局局长王东(见上图)接受记者访问,回溯广州规划发展十年,从“小山小水”到拉开“大山大水”的构建,犹如孩童成长为大人,城市骨架舒展有秩,“这十年是广州能载入史册的十年”。

  说花城广场

  “全球最大的CBD开敞空间”

  珠江新城从规划至今已经18年,政府换了几届,为什么规划能一直继承优化?

  羊城晚报:说到珠江新城里的花城广场,很多人会联想到纽约曼哈顿岛上的中央公园,请作一个比较。

  王东:我曾经在美国纽约的曼哈顿呆了1个月。严格地说,中央公园不属于CBD(中央商务区),因为CBD区集中在曼哈顿岛的南部,而中央公园在曼哈顿岛的中央北部,中央公园实际上是纽约的公园,而不是CBD的公园。而花城广场则是世界上真正在CBD内留出这么大的空间,供市民享受、具有岭南特色的开敞空间。据我了解,国际上几个大型CBD区也没有这么大的开敞空间。把“最贵”的地留出来做公园,上面做水景、下面掏空做商业空间和交通空间,这种理念是很超前的。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省委书记汪洋看过后,表示“花城广场确实不错,超出我的想象!广州能在城市的核心区域、在高楼大厦之间留出这么大一个空间作为城市绿化广场,需要下很大的决心,证明广州市的领导敢想、会干,市民也会为有这样的城市美景而感到开心和幸福”。
羊城晚报:珠江新城从规划至今已经18年,中间政府都换了几届,为什么规划能一直继承、优化下来,而不是一届政府一届规划?

  王东:首先我要说,珠江新城现在不会再大改了,你看,土地该建的建了、该出让的出让了,大局已定。

  其次,之所以珠江新城的规划没有“一届政府一版规划”,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尊重规划的严肃性。广州这么多年来,致力于规划法律地位和权威性的提升,做了不少事情,比如规委会制度,是全国最公开、最透明、决策最民主化的制度。比如总体规划、大的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等重头规划,都要报人大批准、具备法律效力。所以,规划不会因为政府换届,而随意地从头再来一遍。

  二是规划并非一成不变,科学的规划是在不断完善的,永远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调整,巴黎CBD区德方斯区,从规划到具备规模,花了50年时间,其间也在不断调整。所以调整是很正常的。但是要越调越好,我们的规委会就有这个功能,凡是要“掐”绿地的规划,一般都通不过规委会。

  说珠江新城交通

  “地下规划 补先天不足”

  一来缓解交通压力,二来用好土地资源

  羊城晚报:珠江新城的地下规划方案怎么定的?我们发现,在18年建设中,一开始是没有地下方案的。

  王东:市建委组织了2005年的珠江新城市政交通项目设计招标,2007年的珠江新城市政交通项目景观工程及海心沙岛景观设计,当时我是建委副主任,就主管这个工作。

  地下规划的出台,有两个原因。

  首先是交通压力。大家都知道,建筑群高度集聚才有效率,所以CBD一定是交通压力最大的地区,珠江新城也不例外。此外,珠江新城还有先天不足:它的出口只有北侧的黄埔大道和西侧的广州大道,都是繁忙的主干道;南边是珠江,东部是华快。所以,规划强调一定要增加新光—猎德快速干线,为珠江新城增加一条南北快捷通道;另外,我们还想办法打通临江大道和华快的对外衔接。

  除了对外交通,珠江新城还有内部交通疏散的问题要解决,光靠地面路口的红绿灯、立交桥是不行的。珠江新城道路网这么密,红绿灯一多,车速就慢;满眼立交也很难看。因此,我们在一些节点做了“摁”进地下的立交规划,比如临江大道的新中轴隧道,是地下两层立交,负二层隧道供车辆东西向直穿,负一层立交就可以转到北面的大剧院、博物馆等公共建筑和南面的海心沙岛。在公共交通方面,有APM(旅客自动输送系统),相当于大型的地下公交车。

  第二个原因,是全世界没有CBD空留出这么大的地(花城广场)而不盖房子的。如何把土地资源利用好?我们就充分发掘地下资源,为CBD提供活力。全球CBD包括曼哈顿、浦东,普遍存在一个问题:都是工作人流,晚上成为死城。如何增加CBD的活力,让珠江新城晚上也热闹?我们建设地面市民广场,地下购物休闲商场,珠江新城晚上的活力就有了源泉。我听说目前地下商场的租金已经达到一年3亿元,可以说,地下开发的效益非常好。
珠江新城提供五条经验

  只要交通、绿化、服务设施解决了,城市基本要素配置好了,城市就不会乱到哪里去

  羊城晚报:珠江新城的规划和建设,对广州和其他城市未来发展有什么意义?

  王东:第一,公共交通优先理念,这是包括广州在内的所有特大型城市发展最重要的理念。
我来规划局后,没有审过一个单体建筑的外立面,因为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哪些地方要修路,哪些地方不能盖房子,只要交通、绿化、服务设施解决了,城市基本要素配置好了,城市就不会乱到哪里去。

  第二,地下空间开发的经验。根据发达国家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与人均GDP的统计分析,当该城市或地区的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已具备大规模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经济条件。所以地下空间的开发要提到城市发展的议事日程中,要实现有序开发。

  第三,城市客厅的概念。很多外地人来广州,常常不知道去哪里看、哪里玩。花城广场建成后,成为广州新的城市客厅,是新广州最大的标志性公共空间。将来新城市、新区域的发展应当注意,不能只关注造房子,更要让一些地方“没房子”。学建筑的人都知道老子的话:“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意思是:开门窗造房子,当中空的地方可放东西和住人,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留足空间才能游刃有余。

  第四,绿色环保理念。比如珠江新城使用的集中供冷系统是全国迄今规模最大的。专家估算,假如全面使用系统,放弃各自为政的冷却塔,可以降低珠江新城的小气候2-3℃。此外,地下空间也是天生冬暖夏凉的。

  第五,珠江新城建设的投融资体制。从“图上画”到“地上立”是两码事。类似珠江新城的规划,其他城市也有不少,但是被投资机制制约,就没法实现,而广州就实现了。比如说集中供冷,就是城投集团和民营企业合资成立公司,现在广州塔、地下空间都使用集中供冷。

  五大亮点托起特色CBD

  花城广场

  广州市最大的标志性的城市中心区中央广场,以大型市民休闲广场和高档商业中心为中央商务区注入全天24小时的活力之源,世界其他地区CBD昼夜人气的大落差在珠江新城几乎不存在。

  集中制冷

  各大建筑物、整个地下空间以及APM都采用集中供冷,总体上将可减少四分之一的土地、水电资源、制冷系统投资以及运行费用。

  智能交通诱导系统

  利用智能交通诱导系统,不仅可以实现对车辆停车自动收费、自动计时等管理,还可以通过停车诱导和停车信息的发布,实现地下空间所有停车场之间的协调和资源共享,减少因停车难而产生的拥堵、能源消耗和环境问题。

  地下空间

  将周边39栋商业办公楼、公共文化建筑的地下空间资源全部连通和整合在一起。地下一层为地下商业城和公交旅游大巴站,二层为公共停车场,三层是APM。

  公共文化场所

  珠江新城内的四大公共建筑———广州歌剧院、广东博物馆、广州第二少年宫和广州图书馆,将文化气息带进商务区,融文化于商务,这在其他城市CBD都是罕见的。

亚运让广州提速十年

  为了广州的长远发展办亚运,后亚运时代更引人关注

  羊城晚报:请问亚运规划对广州城市建设的意义。

  王东:有值得总结的地方。

  一是亚运规划是在广州整体战略规划的引领下实现的。
张广宁书记说过,不仅仅为了亚运会而办亚运,而是为了广州的长远发展。所以包括亚运场馆、亚运城 (论坛 新闻 视频)的规划,都没有脱离广州发展战略规划的目标。2004年亚运申办成功的时候,广州已经有战略规划,由于规划的科学性和开放性,亚运规划不仅没有受到掣肘,反而和战略规划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二是亚运建设,包括场馆、亚运城、交通设施,都促进了广州战略规划的实施和实现。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多中心、组团式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和优化。比如亚运城之所以选址广州新城,就是为了实施南拓战略,亚运城建设加快了南拓的脚步。比如说奥林匹克中心地区,广州发现九运会对这个地区的带动还不够理想,所以就考虑借亚运会“再烧一把火”,增加几个场馆,“后亚运时代”奥体周边地区如何发展,详细的城市设计最近就会敲定下来。

  三是分散式的场馆建设和交通设施相结合。大型赛事场馆布局一般有两种类型,分散式和集中式。北京属于集中式,奥运村和主赛场很近,好处是交通方便,但是赛后利用就比较麻烦。广州采用分散布局、集中组团式布局,比如天河地区、奥体地区、大学城地区几个组团,秉承张书记的“后亚运”时代理念,按照城市发展布局的需要,和各个地区发展相融合,关注赛后利用统筹。比如南沙区,本来是没有体育场馆的,需要建设场馆,那就索性配合亚运建设。分散格局反过来对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提出要求,直接促进了六条新地铁线在亚运前开通。亚运城距离市区比较远,我们就建设了地铁四号线,作为广州新城的启动区,2015年这里还会连上地铁三号线,三号线南到番禺市桥,北抵机场,是一条连通很广的地铁线。

  所以,张书记说“亚运让广州提速了10年”。

  说后亚运

  广州定位

  国际商贸中心世界文化名城

  广州一定会把文化保护作为旧城改造的首要任务

  羊城晚报:亚运会之后,广州的城市规划有什么走向?

  王东:我个人看,广州的城市发展分几块:1921年前,广州是中国对外的商贸口岸;民国时期,陈济棠主政时期奠定了广州现代城 (论坛 新闻)市的雏形,旧中轴线等等都是那个时期形成的;改革开放以前,按照工业城市来建设。可以说,改革开放以前,广州都是“小山小水”。其次是改革开放后,商贸活力调动起来了,广州形成“中山中水”。再次是2000年到现在,拉开“大山大水”的城市格局,小孩变成大人,骨架拉开了。所以,这十年确实是广州能载入史册的十年。现在又到了新一轮规划修编的时候。

  亚运后,广州的地位和作用要上新台阶。借助亚运东风,广州“国家中心城市”的地位确定,将来如何发挥更大的作用,是广州的“新作业”。要想在国内、国际上有更大分量,要从珠三角的龙头拓展到对南中国的影响力更大。“国际商贸中心、世界文化名城”,是新一轮总规划对广州的定位。

  在基本拉开城市架构之后,接下来,广州要重视拓展、优化、提升,这也是新一轮总规划的指导思想。

  一是城市结构优化。比如说某些新区的发展还不是很完善,《羊城晚报》登过我说的话,“老区房价不应该比新区贵”,这说明新区的配套还要提升,人力物力都要跟上。

  二是文化软实力要加强。大家生活水平上去了,自然而然对文化有更高需求。对老城区“广州记忆”的东西,我们要加强发掘、展示和提升。陈家祠周边拆出广场,大元帅府拆除了挡住视野的匝道,都是为了弘扬文化。广州一定会把文化保护作为旧城改造的首要任务。经济因素不是旧城改造的主要因素,我们要算大账,不是算小账。

  三是人居环境标准要提高,创造宜居环境。汪洋书记说,重要的是理念的提升。上世纪90年代,广州没有意识到,拆旧房后应该多建绿地,而是建起容积率十几的高楼大厦,比如荔湾广场,当年没有人骂,因为能引进资金就是好事情,而现在每个人都骂。广州发展到现在,城市需求变了,人居环境的标准也要相应提高,比如马路退缩,以前只要退缩5米,现在就适当调高。江边、河涌边就不能盖房子,要留出来作为公共空间。各级服务体系也要完善。

  四是强化城市特色、历史文化特色、自然风貌特色。特色都是从无到有的,所谓“骑楼之前无骑楼”,花城广场再过50年,一定成为广州的传统特色文化风貌。前些年,中国城市发展以经济发展为纲,建设出来的城市千城一面。一个内蒙古的城市,往往和一个湖南的城市长得差不多。广州的先天条件很好,有山有水,保护得很好,就要充分发扬光大。

  另外,规划也应当有所为有所不为,比如二沙岛的体育公园,原本已经批准盖住宅的,后来规划顶住压力不让盖,官司打到最高院最后还是坚持不盖。白云山风景区内,我们没有在规划上批准过一栋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