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欢迎来访:专注200KG/1CBM及以上货物
服务热线:020-39280356

TELEPHONE


广东物流新闻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手机:
13926082613
电话:
020-39280356
邮箱:
sunhayl@foxmail.com
地址:
广州白云区华邦物流园C区5-412
广东物流新闻
广州越秀商贸经济发展问题-越秀区品牌商贸业发展介绍
发布时间:2011-11-18 08:53:51 点击量:

 

  越秀区发展商贸旅游业的主要做法

  广州商贸业一直比较繁荣,与制造业、加工业并列为三大中心。作为广州城发祥地的越秀区,总面积仅9·16平方公里,但一直是商家必争的黄金地段,向有“东山少爷,西关小姐,越秀商贾”之称。有鉴于此,越秀区把“商旅富区”列为四大发展战略之首,做好“商旅互动”大文章。

  随着广州市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大广州、多中心的发展格局逐步形成,其他城区凭借发展空间充裕、配套设施完备等因素得到了飞速发展,越秀区原有的优势产业如总部经济、商贸业、会展业的发展都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

  多层规划,准确定位。1999年,越秀区以建设商旅中心城区为目标,开展全区性的调研,形成了三个层面的规划方案:一是区级宏观规划。出台了《越秀区商贸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01-2010)》。围绕“古城商都发祥地”的形象定位,贯穿“构筑没有围墙的博物馆”这条主线,确定了“经济与文化并举、商贸与旅游互动”的发展思路,明确了产业布局和行业规划,确定了商圈拓展和古城遗迹、历史文物的保护范围。按照居住区与商业区相对分离的原则,明确不在居住区内开发新的专业街、专业市场。二是商圈详细规划。对大的商贸区、主要旅游点进行调研定位,细化了大型商圈的业态与功能、商圈内部行业和层次的布局与规模,规划了道路、停车场、绿化广场等配套设施。如北京路步行街,以“一路阅尽千年沧桑”为主题,定位为“最能代表广州商贸服务业发展水平、最能反映岭南文化与现代文明融汇发展的趋势、充满时尚活力和集聚力、辐射力的国际商贸区”。

  改变以往拆旧建新的规划,保留有特色的东西,特别是千年文化景观,实行差异化发展。商贸综合区定位为“山水城市特色、岭南建筑特色、民俗文化特色和传统商业特色”,发挥交通便捷、产业配套的优势,着力引导大商号加盟,实现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充分融合。三是专业街专题规划。10条专业街所属街道,按照总体要求,以巩固特色、发展特色为主题,对经营状况、街区环境、管理构架、文化特色进行了详细规划,力求挖掘文化资源,重构历史风貌,完善配套服务,提高经营档次。规划的制定中,始终坚持政府主持、专家主言、公众参与、市场运作的模式,政府把调研课题交给专业院所,经专家调研形成方案后,通过越秀区政务网、公众网,甚至广州日报等传媒征求意见,反复研讨形成。准确的定位,为大型民营企业进驻起到引航、导向作用。1999年至2002年间,引进注册资金100万元以上民营商贸企业210家。

  多管齐下,打造品牌。越秀区积极挖掘潜在资源,打造两张商贸旅游品牌。一是历史文化品牌。通过发掘整合历史资源,形成了8个国家级、9个省级、26个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着力保护、开发和利用,凸显“南越文化”特色,展示“古城商都”风貌,促进商旅经济与历史文化的结合。如北京路步行街以千年水闸、千年古道为历史文脉,改造大佛寺广场,越秀书院群及其他景观,构筑主题购物公园,提升历史文化和商业文化品位,日均人流量超过30万人次,节假日高达90万人次;商铺面积由1997年的2.68万m2发展到2002年的10.8万m2;商铺价值平均每年递增8%,1995年以前200多万元购买的商铺现已接近2000万元。二是城市景观品牌。

  市场成交活跃,规模化、专业化特色显著。上半年,全区249个交易市场成交额达到71.06亿元,同比增长6.40%。其中成交额达亿元以上的商品交易市场有19家,累计实现成交额34.05亿元,比上年增长10.79%,占全区市场成交总额的47.91%。另外,近年来随着政府部门规划引导,我区商品交易市场逐渐形成专业相对集中、拉动力强、发展更为活跃的销售集散地,并形成各具特色的商业品牌。以流花服装市场区、永福路汽配市场区、一德路干货海鲜玩具精品市场区、大沙头海印电器市场区等著名专业市场群为代表的193家专业市场上半年实现成交额67.21亿元,同比增长7.04%,占全区市场成交总额的94.58%。

  新型业态拉动作用明显。从消费品市场的经营主体业态来看,大型百货、超级市场和便利店作为新型业态代表,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了明显的优势,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逐年提高,已成为拉动消费品市场快速增长的主要业态。上半年,以广百股份、友谊集团、华润万家、新大新、赛壹为代表的大型百货、超级市场和便利店实现商品零售额45.87亿元,同比增长18.32%,增幅比社会消费品零售额高出近3个百分点,拉动批零贸易零售额增长近4个百分点。

  越秀区打造品牌的三条措施值得借鉴:①健全机构抓协调。成立了分管区长牵头,经济、商贸、旅游、建设等部门负责人参加,辖内商会、大型商厦和旅行社等负责人组成的商旅发展协调委员会。定期协调解决问题,落实规划和相关措施。②多方宣传重推广。公开发行《越秀区导游全览图》、《越秀区美食购物攻略》、《越秀区导游词(中英文版)》、《越秀区投资服务指南》等平面出版物和电子出版物。借项目建设、升级改造之机,举办专题研讨会。如2003年举办的北京路建设高峰论坛、越秀区商贸旅游与民俗文化研讨会、光明广场室内设计研讨会,吸引全国各地专家学者、知名人士2000多人参加,国内媒体广为报道,引进项目3个,资金2000多万元。借几大历史遗址捆绑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之机,举办万众欢娱北京路活动,日均人流超100万,日均营业额10多亿元。③政府引导促发展。如大新街在1999年引进4个皮革经营大户,免费提供停车场所,免费代办一切手续。通过大户带动,3年后商户由1000户发展到4000户,形成一条皮革批发专业街,年交易额1.2亿元,上交税收800万元。

  消费结构升级加快,热点商品持续畅销。上半年,金银珠宝类、化妆品类、汽车类、日用品类等商品零售增长幅度较高,食品、饮料、烟酒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稳定增长。从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单位商品零售额增幅情况看,金银珠宝类增长39.1%;化妆品类增长24.9%;汽车类增长22.63%;日用品类增长18.47%;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12.86%;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1%。上述六大类商品累计零售额53.02亿元,同比增长15.92%,拉动批零贸易零售额增长3.2个百分点。

  越秀区地处广州市中心城区,兼具独特的自然资源禀赋,特殊的区位造就了我区商贸、商务中心的雄厚优势,商贸服务业得到迅速发展,在广州市处于龙头的地位。“中调”战略的实施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应该牢牢把握广州市旧城改造的时机,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着重抓好五个战略节点,搞好一德路片区、环市路花园城市广场、文德路文化商业街区、创意大道等几大主要功能分区的建设规划工作,推进永福和流花地区专业市场的园区化整合,优化整合产业集群,增强特色,提高档次,做大做强我区具有竞争优势的商贸业和服务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