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欢迎来访:专注200KG/1CBM及以上货物
服务热线:020-39280356

TELEPHONE


Xinjiang logistics 新疆物流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手机:
13926082613
电话:
020-39280356
邮箱:
sunhayl@foxmail.com
地址:
广州白云区华邦物流园C区5-412
新疆物流Xinjiang logistics
当前位置: 主页 > 运输线路 > 新疆物流
乌鲁木齐物流枢纽崛起:双港驱动,亚欧黄金通道迸发新活力
发布时间:2025-10-31 10:29:40 点击量:

乌鲁木齐自治区成立70周年之际,依托双港片区(整合国际陆港区、临空经济区、综合保税区)打造对外开放支点,通过板块协同、优势叠加与创新破局,实现物流枢纽能级跃升。中欧班列开行规模全国领先,国际航空货运航线倍增,铁空联运等新模式落地见效,使这座亚欧腹地城市成为连接中国与中亚、欧洲的黄金枢纽,推动通道经济向枢纽经济、产业经济转型,为共建“一带一路”注入强劲动力。


板块协同:三大功能区构筑开放“铁三角”

“过去乌鲁木齐陆港、空港、综保区三大板块各有优势,但缺乏统筹联动,双港委的成立就是要把‘单点优势’攥成‘拳头力量’。”9月7日,谈到双港片区发展意义,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与临空经济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孙笑宇说。

他口中的“双港委”,是今年3月新设立的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与临空经济区管理委员会。这一机制创新,正是双港片区三大功能板块协同发力的关键,构建出开放发展“铁三角”。

“今年上半年,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中欧(中亚)班列开行已超过580列,预计全年开行1200—1300列,开行规模处于全国前列。”孙笑宇介绍。

临空经济区的飞跃式发展更是硕果累累。2023年,乌鲁木齐国际机场只有几条定期国际货运包机航线,全年国际货邮吞吐量仅7000吨,在全国省会城市里排名靠后。如今,这一局面已彻底改变。

目前,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国际货运航线已有30多条,每月国际货邮吞吐量均超2023年全年总量;今年7月27日开通的乌鲁木齐—巴黎/马德里货运航线,为中国西部与欧洲核心市场首次建立常态化航空货运纽带,对深化中欧经贸合作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乌鲁木齐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统计数据显示,年初至7月25日,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国际货邮吞吐量达5.5万吨,同比增长约4倍。

临空经济区内,国际航班保税航油加注、飞机保税维修、保税航材交易等业务已陆续开通。国际航班保税航油加注业务从2024年6月开通至今已为企业节约燃油成本8000余万元。飞机保税维修则承接了塔吉克斯坦、格鲁吉亚等4个国家的国际航司业务,还有多家中亚、西亚国际航司的飞机保税维修业务正在洽谈落地中。

目前临空经济区航空产业培训体系正逐步完善。乌鲁木齐已有高校设立航空产业学院,开设本科专业,培养飞机维修、系统保障等高技术人才。今年9月底,全疆首单飞机拆解业务开通,飞机融资租赁业务有望本月落地。

综合保税区则在“业态升级”上持续突破。“从单纯的保税物流,到现在的保税研发、加工、维修、租赁,高端金融和高端制造产业正在这里加速集聚,全疆外向型经济引领区地位凸显。”孙笑宇说。

优势叠加:区位与战略撑起枢纽骨架

从地图上看,乌鲁木齐辐射中西南亚及欧洲的地缘优势突出。眼下,作为陆港型、空港型和商贸物流型国家物流枢纽,乌鲁木齐已从“区域节点”升级为“国际枢纽”。

作为乌鲁木齐重点片区之一,双港片区更是享受到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的双重政策优势。在区位优势、战略支撑、政策优势加持下,双港片区物流枢纽地位日益凸显。

截至7月底,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已开通21条跨境班列线路,覆盖欧亚19个国家26个城市,累计开行班列9700余列,多式联运的“钢铁驼队”正源源不断地将国内货物运往中亚、欧洲国家。

“从乌鲁木齐起飞的航班,使用窄体机能直达欧洲所有重要城市且无需二次起降经停,这在全国城市中是独一无二的优势。”孙笑宇说。

当前,双港片区已形成多层次开放体系及设施。中欧班列集结中心、航空口岸公用型保税仓库等已经建成,进境肉类、水果、冰鲜水产品指定监管场地也已获批,让其具备了承接各类跨境贸易需求,为企业提供全链条服务的功能。

同时,空—铁—公立体交通网络已构建:铁路有全国西通道距亚欧最近的编组站,公路有全疆首个国际公路运输(TIR)集结中心,实现了“当日申请、当日办结”,航空有位列全国十大国际航空枢纽的门户机场。

创新破局:机制与服务激活经济活力

4月18日,“粤新快线”铁空联运班列从广州国际港首发,66小时抵达乌鲁木齐后,完成铁路—航空无缝转运,搭载货运航班飞往欧洲。这条全国首单铁空联运“粤新快线”,运输全程平均仅需3—5天,比普通货运班列时间压缩34%,运价下浮超50%。

“铁路与航空运输资源整合,运输时效提升15%以上,预计每年节省物流经济成本超千万元。”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95306货运物流服务中心副主任刘洋说。

更值得期待的是,“铁空联运一单制”即将推出。“我们正在测试电子单证系统,9月上线测试版,年底前正式投入使用。”孙笑宇解释,届时企业在运输之初就能填报关单数据,实现“一单到底、一票到底”,中间无需二次填报。

“这在国内是首次尝试,能给所有中国货物出口提供新选择。”他透露,目前正洽谈“鲁新快线”“苏新快线”,未来华东、华中的货物都能通过铁空、铁公等联运模式快速出口至亚欧国家。

今年前8个月,乌鲁木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市区)企业新疆禾禾嘉业贸易有限公司二手车出口形势喜人:1—8月公司向中亚五国及俄罗斯等国家出口了3000台车,销量同比增长25%。

“作为跨境人民币结算试点企业,通过银行‘二手车出口专项结算通道’,公司大部分外贸业务实现了人民币结算,省去汇兑环节,规避汇率波动风险,结算周期也从以往的T+3天缩短至T+1天,资金周转效率更是提高不少。”谈起优化跨境人民币结算流程带来的便利,禾禾嘉业贸易公司总经理王欢对未来充满信心。

如今,包括优质企业跨境人民币结算便利化在内的多项措施在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实施,使乌鲁木齐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的成效再上新台阶,这让企业受益匪浅,也为双港片区开放发展再添魅力。

“过去很多想干却干不成的事,现在通过机制创新实现了,这就是双港片区的活力所在。”孙笑宇说。

除了机制创新,双港片区还实施了更多服务模式创新。

——“新智港”平台实现班列跨国家、跨关区实时连通;

——“丝绸之路经济带法务区”为企业提供涉外法律保障;

——中国—亚欧投资贸易促进中心为境内外企业双向投资贸易提供政策咨询、信息共享、投资对接、贸易促进等服务……

叠加西部大开发、自贸试验区、综保区等多重政策,双港片区“制度创新+土地保障+金融创新+通关便利”政策包带来的利好还在持续释放。

努力带来的成效十分显著。在双港片区物流枢纽的驱动下,今年上半年,仅占乌鲁木齐市1%面积的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乌鲁木齐片区,贡献了全市59.5%的外贸额,全市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58倍。

乌鲁木齐通道经济正在变成枢纽经济、产业经济、落地经济。现在越来越多企业选择在乌鲁木齐设前置仓,探讨把组装的“最后一公里”留在乌鲁木齐。“这是集货、建园、聚产业、强物流理念的逐步落地,也是乌鲁木齐作为亚欧枢纽的价值体现。”孙笑宇说。